医疗机器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手术方式的变革,在减轻医生手术压力的同时,也减少了患者的治疗痛苦。在国外,医疗机器人已有近二十多年成功的商业发展历程,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从 2000 年以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国外市场上取得了飞速发展,时至今日,可以看到全球各大医院都有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身影。在国内,医疗机器人也逐渐受到了一些资本的关注,这对其产业化过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比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这类大型机器人,其实更早进入医疗行业视野的是一些小而精的手术机器人,而这些机器人很多是从大学和科研院所萌芽的。齐鹏介绍称,很多各式各样的小而精的机器人是医学和工科的跨学科交叉成果,其从雏形开始经过不断的测试,逐渐发展成熟并进入商业赛道,成为我们所见的专业医疗机器人,例如胃、肠道检测的胶囊式机器人,可以做导管导丝操作的心脏介入机器人,等等。
如何推动医疗机器人发展,齐鹏认为需要让“医生+工程师+行业”的工作形成闭环,即“医生提出医疗机型的需求,工程师做出来之后,还要回归到医院,也就是用户端,只有各方资源的共同推动,才能让医疗机器人获得更好的发展。”
科技在医疗上的应用将成为标配,齐鹏提及疫情期间消杀类机器人,无人化操作机器人的应用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有效保护了往来的医生与患者。其实从专业角度来看,这些机器人就是一些简单的移动式机器人,其早期应用场景大多是在工厂中,或其他定制化、规范化的环境,技术上已经相对成熟了。如今,这些机器人能够出现在人来人往的医院环境,说明机器人已经越来越被认可接受了。齐鹏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也是未来的一种趋势。
另外,齐鹏还提及了 5G 技术对拓展医疗机器人应用场景的作用。例如,面对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医生可以通过 5G 传送连接远程遥控,操控医疗机器人完成一系列诊疗手术工作,将优质医疗服务传送至需要的地方,服务那些无法直接在现实中近距离获得服务的患者。
更多资讯:医疗机器人
- 下一篇:“高校+产业”推动国有自主知识产权医疗机器人发展
- 上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