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相关政策利好。2021年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正式发布《“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其中提到聚焦智慧医院建设需求,开发导诊、门诊筛查、咽拭子采集、抽血、辅助检验、智能无接触式扫描、辅助诊断、重症监护/护理、智能巡诊、配液送药、医疗垃圾处理、消杀灭菌等系列医疗机器人,提升安全诊疗防护能力。
从产业发展的周期来看,医疗机器人正从培育期迈入成熟期,目前尚处于产业导入期,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但相较于工业机器人而言,作为机器人行业第二火热的赛道,医疗机器人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渗透程度仍比较低。
一方面,医疗机器人面对的个性化患者使标准化难度较大。对此,成都杰仕德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负责人郑永强1月28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解释道:“我们公司是做智能配药机器人研发的,像配药机器人针对的对象完完全全是个性化的,每个病人用的剂量不同,药品不同,用同一台机器来解决是真正的技术难点。”
另一方面,医疗机器人的研发涉及多学科的交叉渗透,需要产学研医深度结合,研发的复杂性和长周期性可想而知。此前从事临床工作的郑永强对此深有感触:“国外的医生一般都是学了理工科再来学医,知道怎么去发现痛点,怎么去解决,中国的医生从开始就学习医学,对理工科、机械各方面一点不懂,我在临床工作中明显感觉到。”
处于产业导入期的医疗机器人领域也还面临着诸多的技术难题与发展空间,比如多数医疗机器人处于机器人辅助阶段,仅有少数服务机器人实现了整体任务全自动化,但效率也并不高。
成都市***人民医院西药剂科主任罗林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医院的全品种智能化静配中心运行已有一周年,提高了配药的精度和效率,减少了对工作人员的伤害,但目前还是需要人工加机器操作才能达到***高效率。“一人操作一人辅助每小时配液量300袋左右,而全自动的话可能只有几十袋。”罗林说。
更多资讯:医疗机器人
- 下一篇:医疗手术机器人市场火热的背后
- 上一篇:智慧医院使药品管理更加智能化